當家庭或親子來到你面前尋求協助時,除了外在的問題行為或困擾之外,專業人員更需要評估親子互動的動力與內涵。
但此時該評估哪些面向?該觀察哪些行為表現?又該如何將這些觀察轉換為治療的語言回饋給父母,作為後續介入方向的建議?
本工作坊將會以MIM評估法為基礎,並佐以系統動力家族治療的理論,說明並示範如何在短時間內看懂親子之間的互動樣態。
你經常需要跟學生、個案、父母、家庭等不同對象工作嗎?
當你與這些工作對象接觸時,是否常會有種不知道該從何談起的感覺?
或者,聊了林林總總,也困惑於這些片段的訊息反映了哪些現象?
評估架構由吳就君老師所發展用以訓練專業助人者後設思考的基本架構,其特別之處在於:
1. 評估與接觸個案的過程,重視案家自己的觀點與資源
2. 留意各系統對於案家來談時狀態之影響
3. 強調後設概念的發展須時時修正與調整
4. 評估架構是思考的方法,也是看待家庭的眼光與態度
在這堂課中,您將會具體學到評估架構的基本概念、運用評估架構的基本方法、並可立即演練且與講師進行交流討論。